020-123456789
 
新闻资讯

京津冀版权之夜带你体验“生活中的版权”


更新时间:2025-05-13 22:05:18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6次

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)4月19日-20日,京津冀版“版权点亮生活之美——2025年京津冀版权之夜”在北京举办。夜带活动现场聚焦影视、体验动漫和数字文博等3个板块,生活将展览展示与互动体验结合、版权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融合,京津冀版让更多人触达“身边的夜带版权”。

  活动现场。体验主办方供图

  京津冀三地优秀版权项目专区,生活以热门影视作品演播、版权优质IP文创展示、京津冀版AI应用场景体验等方式,夜带展现中国故事IP的体验独特魅力。故宫出版社《谜宫》系列互动产品、生活《故宫日历·2025年》及周边文创,版权让观众在解谜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;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推出北京中轴线积木、镇水兽AR摆件等文创产品,将历史地标转化为可触达的文化符号,让文物“活起来”;天津市鹰帽子制作等非遗项目和河北省红楼梦戏剧幻城主题文创等,呈现中国故事版权转化的多样性。

  活动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
  活动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
  数字化时代,借助版权管理新思路、新工具,中国故事IP版权开发与转化工作不断稳步前进。中信出版集团凭借中国故事IP衍生图书,实现“观影+阅读”的多维体验,其中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纪念影集》收录未公开电影画面与幕后创作故事,首月销量超过5万册。

  搜狐畅游相关负责人介绍,《天龙八部》IP与河南卫视合作的《七夕奇妙游》,融入婺剧和黄梅戏元素;与故宫文物联合举办的时装设计大赛,把《千里江山图》蕴含的中国绘画技艺应用到主题时装上;以宋徽宗的《瑞鹤图》为服饰纹样灵感,以宋锦为材质灵感,制作周年庆时装“梦华录”。

  为帮助公众加深对版权的了解和体验,解决版权主体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版权问题,现场设立了版权服务站,为广大市民提供版权登记、法律咨询及维权指导等服务。

 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(北京市版权局)、天津市委宣传部(天津市版权局)和河北省委宣传部(河北省版权局)联合主办。

 

Copyright © 2002-2017 北京奥亚服装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TEL: 020-123456789
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      邮箱:admin@aa.com


友情链接: 沈阳推动新增1000家以上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  最新发布  浙江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 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  哪吒的法宝  山东宁阳: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  用文化IP讲好地方故事  《世界记忆名录》上新 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 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曝光5起涉疫情价格违法典型案件  合肥西将建大型生态文旅园  河南滑县:绢帛生花夺天工  商务部:2024年以旧换新带动产品销售额超1.3万亿元  让问题口罩无处藏身!浙江查处曝光一批口罩违法典型案例  图集:“非遗焕新购物月”活动启动现场再现中式文化多元消费场景  北京石景山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活动  话剧《人世间》第100场5月将在北京天桥剧场开演  2025(春季)北京书市今日开幕  广西柳州:整治电线电缆认证领域违法行为  又是一年好“丰”景——安徽宿州夏收一线见闻  厦门市智能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验收  广西防城港:强化餐饮市场监管  河南滑县:绢帛生花夺天工  以花为媒 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  又是一年好“丰”景——安徽宿州夏收一线见闻  全国首个公共图书馆网络文学主题阅读空间揭幕  让问题口罩无处藏身!浙江查处曝光一批口罩违法典型案例  中小学校园图书馆向社会开放,北京首家落户方庄小学  “乌镇好好生活节”第三季启幕,解锁江南春日新体验  合肥:“万企”纷至沓来 助力“万村”振兴 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围绕“三个突出”重点攻坚  立案调查企业4家次 福建省药监局确保疫情时期药械安全  5·19中国旅游日:“食”刻出发 寻味城市心跳  集纳51个场馆,“华剧院”品牌正式发布  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5100多亿元  以花为媒 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  我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  2025(春季)北京书市今日开幕  1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达3363.06万  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、略有结余  广西柳州:整治电线电缆认证领域违法行为  哈尔滨规范早夜市计量器具使用  广西桂林已建成5家个私主题银行  中国面向海外开展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教育 汉语作帆传文化 技能为翼育巧匠  洗手液号称可杀冠状病毒 福建曝光10起涉疫典型案件 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曝光5起防疫期间价格违法案  2025(春季)北京书市今日开幕 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围绕“三个突出”重点攻坚  年轻人吃饭为何偏爱老祖宗严选  重庆征集农村地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线索  创新乡村振兴督查机制的安徽逻辑